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共奖励科技成果256项,其中一等奖36项,二等奖109项,三等奖111项。我校主持申报的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另外,我校参与完成的1项科技成果获得一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成果是: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由李玉虎、汪娟丽、邢惠萍、胡道道、单晓娟、肖娅萍、卢轩、罗黎、冯普、王文军、赖祖琴完成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病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西安瑞联近代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由安忠维、陈新兵、陈沛、刘骞峰、王小伟、王小明、姜祎、翁强、伍致生、朱生勃、完成的“新型能源功能材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获得二等奖的成果是:
生命科学学院邰发道、贾蕊、王建礼、武瑞勇、于鹏、何凤琴、宋珍珍、赵亚军、王廷正完成的“单配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社会行为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我校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与陕西恒通果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鼎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西安海斯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孟永宏、郭玉蓉、邓红、魏丽娜、仇农学、牛鹏飞、杜宏强、牛永洁、葛广田完成的“基于榨前分离工艺的苹果营养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作,由唐三一、肖燕妮、陈兰孙、梁菊花、唐光耀完成的“混合生物动力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孙润广、张静、王小梅、刘娜女、伍乐琴、张化朋、王博、柳红、张泽庆完成的“超声对中药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影响及机理研究”;
化学与化工学院刘忠文、刘昭铁、宋永红、郝青青、樊岫珊、赵永华完成的“选择性调控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催化基础研究”;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与重庆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合作、由陈亚芍、刘鹏、朱文庆、魏彦林、赵国巍、潘欣、常鹏梅、李丽、张丽华完成的“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获得三等奖的成果是:
我校校园信息化技术研究院王武海、石磊、窦占贺、刘选平、胡俊、陈晔、李含君完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校园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
另外,由杨凌西部植物化学工程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主持,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向民完成的“黄姜产业综合技术示范及基地建设”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