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精神要求,我校于3月25至4月25日举办了2015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本次科普宣传月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我校服务社会的职责,面向广大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在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处以及团委、各学院(中心)和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组织科普讲座、开放实验室、科普进校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充分发掘我校科普资源,做好学生和公众的科普教育,共计参与人数达到3000人次。
本次活动校科协联合各单位举办了系列科普讲座,邀请南昌大学熊华教授、赵强副研究员、朱雪梅副教授以及我校昌峻教授、王晅教授、张文超副教授、曹晓燕副教授等人作了《微胶囊技术及其食品产业化应用》等十余场科普报告,参与人数达到1000人次以上。
在实验室开放活动中,部分实验室按计划全面开放,包括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实训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平台、陕西省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学校博物馆。为了解决公众参观时间难以和实验室开放同步的难题,还通过预约方式为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参与预约开放的实验室在定时开放实验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影像档案保护研究室、古代壁画与文物彩绘保护研究室、古旧字画修复研究室、展室,化学化工学院大型仪器平台、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共享平台、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中试实验室和旅游与环境学院地质标本室开放。各类科普开放活动总参观人数达1500人次以上。
在对外科普宣传方面,校科协、教育学院机器人实验室在实验小学开展了科技文化周科普宣传活动,展示了我校机器人教育成果并赠送科普图书。同时,我校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喆之教授、肖娅萍教授、康杰芳副教授、陈康健老师、强毅博士等多次赴陕南各地市开展白及等中药材育苗和规范化种植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培训企业技术员和种植户200余人次。
本次“科技之春”科普月,校科协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各单位合理有序的分工合作,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各种科普资源,真正体现出了我校科普工作的优势和特色,尤其“走出去”的科普宣传模式有利于提升我校科技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教育效果。系列科普报告
“科技之春”宣传月-近代物理实验室参观
国际友人参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中心
实验小学科技文化周
实验小学科技文化周上的教育机器人展示
王喆之教授到安康黄姜基地调研
西安空港食品有限公司、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观食品学院中试车间
西安市科技局领导参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中心
肖娅萍教授到安康北医大指导生产
熊华教授一行参观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实验室
意大利客人参观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培训中心主任詹长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