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我校2015年度科技工作会议在长安校区校务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校长助理杨祖培、理工科学院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以及科技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处长吴晓军主持。
首先,吴晓军处长从2014年度科技工作总体情况、各学院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和当前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三方面对我校2014年度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汇报。
吴晓军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科技处以“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为抓手,以高水平平台、人才、团队建设为核心,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以高层次有特色的科研团队建设为着力点,以科研管理政策体系创新为手段,在科技项目、创新团队、科技论文、科技奖励、专利、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协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横向比较,我校科技工作还存在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不足、高层次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较少、特色优势科研团队数量较少、获取重要科技奖励的能力不足、应用研究滞后于基础研究、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产出少等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接着,吴晓军处长宣读了《关于下达2015年度科技目标任务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15年度科技事业费及各单位项目管理费的通知》,并就有关指标向各学院作了介绍,他强调,2015年度,科技处给各学院新增下达项目管理费,希望各学院发挥基层管理单位在科研活动中承担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
会上,科技处陈新兵副处长、张艳副处长和张卫兵副处长分别对自己分管的相关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陈新兵副处长对我校2014年度科研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他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重中之重,各个学院要转变工作意识,多方拓展渠道,争取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同时,他号召各个学院积极提出有关科研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共同做好我校科研信息化建设。
张艳副处长指出,目前我校科技奖励面临申报数和获奖数少,获奖级别不高,高水平的科技奖励未突破,各学院发展不均衡、报奖渠道有限、报奖种类单一、获奖难度增大,与我省部分高校及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除了本身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以外,还有教师不愿申报、不敢申报、被动申报和不会申报等原因。她强调各个学院一定要提高对科技奖励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学院教师成果产出情况,积极组织、动员教师申报科技奖励;同时科技处也会做好政策的宣传、申报书填报指导、申报预答辩等组织服务工作。
张卫兵副处长就目前学校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科协技术协会和扶贫工作进行了说明,同时对近期的工作向大家做了汇报。他强调一定要做好国家实验室,教育部实验室的建设和评估工作,做好相关的政策引导,各学院要积极筹划组织申报新的实验室;他指出在新的政策文件中已经增加“应用开发型”教师职称系列,同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各个学院要注重应用开发团队的培育工作。张卫兵副处长还指出我校即将召开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科协将继续打造精品活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并总结了去年我校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号召各个学院积极配合做好我校扶贫工作。
最后,校长助理杨祖培进行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我校2014年度科技工作的成绩,同时指出目前我校科技工作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标志性成果较少,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不足,有影响力的科技论文较少;二是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及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能力较弱;三是领军人才和特色研究团队数量较少;四是科技管理的机制体制、科技评价不到位。结合上述不足,她要求各个学院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辅相成,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促进关系。其次,要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围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组织人才团队,加快应用研究,加强科技开发的力度,同时各个学院要精心组织和培育新的基地,争取新的突破。再次,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最后,她着重强调要特别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在做好项目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经费预算和开支,守住科研经费使用的底线。
会议还表彰奖励了2014年度陕西师范大学科技先进管理单位和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