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相关单位:
为推进智能感知与智慧交流相关创新技术发展,加快成果转化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秦风—2025”陕西省智能感知与智慧交流创新技术征集活动。为做好我校项目成果展出,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本次活动围绕不同场景与任务,开展创新技术征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大类:
(一)基础创新技术
1.征集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赋能智慧感知与高效交流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行业引领与产业支撑作用,广泛征集创新性强、技术成熟度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创新技术成果。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复杂环境、多元场景下个体或群体的精准感知,涵盖情感、情绪、观点、意见、行为等多个维度。同时,探索智慧交流新模式,打破语言、文化、地域等障碍,促进信息的无障碍传递与深度理解。
参与团队积极提出创新设计方案,引导方案制定和技术开发进程,强调利用基于AI的各种智能化工具,增强各种沟通和交流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主要任务包括:
(1)探索基于特定场景与安全的大数据采集、融合、分析创新技术;
(2)探索面向特定场景下的情感分析,包括:心理、情绪(接触/非接触)以及微表情分析技术;
(3)法律条文的挖掘、证据推荐以及证据链形成/生成技术;
(4)跨域数据与场景下的多目标对象缺陷识别、挖掘与画像生成技术;
(5)AIGC/DF各种风格、场景条件下的可控高质量生成技术,以及复杂场景下的辅助决策方案智能化生成方法等;
(6)信息传播溯源、扩散风险预测、传播最大化影响力评估技术。
针对企业与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开展深度研究与创新,创新技术包含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研究领域。
2.成果形态。以原理模型、原型系统为基础,为感知交流的整个过程或某些环节提供技术支持,重点评估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度以及应用价值。
(二)面向“人工智能+”的文化传承与传播支撑技术
1.征集主题: 聚焦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提升的能力形成,征集围绕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传播方式与路径方法的创意设计与技术成果。一方面,鼓励参与者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叙事等方式,探索创新面向“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能原生传播技术、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探索多渠道、多方案的文化出海智能辅助策略方法生成与关键支撑技术,助力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参与团队可采用文化传承、数据叙事、跨文化传播等多维度创意为背景,探索利用技术手段推动文化传承/传播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2.成果创新: 参与团队踊跃贡献创新设计思路,引领方案的形成与技术研发,重视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传播与影响力形成的效率与品质,主要设计方向涵盖:
(1)面向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影响传播方式与路径方法的智能化分析技术与工具;
(2)基于大数据与数据挖掘的可视化文化叙事方法与技术;
(3)特定区域下的文化与社会差异智能对比与影响力分析;
(4)多渠道、多方案下的文化、教育、经济等出海辅助决策方法与关键技术。
3.成果形态: 成果形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创意方案生成工具:包括文化传播路径设计、影响力提升策略、数据驱动的传播模型等方案智能化生成技术与工具;
(2)视觉设计作品生成工具:如海报、插画、品牌标识、短视频、动画、宣传片等多媒体内容的高质量、可控生成技术与工具;
(3)交互式数字产品原型生成工具:如网页、App、小程序等交互式传播矩阵的界面原型或交互演示方法与工具;
(4)数据分析工具:包括文化差异对比、传播效果评估、用户行为分析等图表化或模型化结果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5)综合展示成果与工具:如展览设计、体验装置、实物模型等能线下展示的创意设计、研发成果与工具。
(三)社会仿真、游戏与元宇宙探索技术
1.征集主题:展现新时代国家与社会精神风貌,传播正能量,强调社会性、群体性、策略性、竞技性和前瞻性,探索面向“人工智能+”的对抗性、沉浸式、虚拟化的新一代互动平台,包括社会化仿真、游戏、元宇宙等技术。鼓励创新新一代智能化互动平台底层技术与交互设计理念,巧妙构思场景,大胆创意设计,注重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沉浸感。征集的成果能够贴近实际场景与需求,展示社会群体仿真、博弈与协同、策略与指挥等多方面要素,既包括已经成熟、稍作修改即可上线的社会化仿真工具与产品,也包括其他游戏产品以及元宇宙的创意方案与平台。杜绝歪曲历史、虚无历史,杜绝血腥暴力恐怖场景,杜绝跟风博眼球的庸俗劣质作品。军事类成果背景的设定可以参考《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不涉及战史、战例、历史人物等题材。
2.成果形态:主要面向相对成熟的基于对抗、沉浸式虚拟现实的AI互动平台,其中,创意方案为word文档形式的完整内容;产品应为可现场试玩的游戏。成果形态包括以下3类:
(1)面向多智能体(Agents)的社会仿真平台。项目公司(团队)围绕多智能体的博弈与协同策略以及对抗方法开展技术探索,研究基于多智能体技术架构的社会复杂系统模拟方法研究、工具开发与平台建设,并能围绕典型应用场景进行示范。
(2)游戏创意方案与产品。应具体描述项目公司(团队)基本信息、游戏主题、游戏剧情梗概(剧情类)、游戏世界观、核心玩法、游戏类型、潜在用户、游戏运行平台、开发技术实现、艺术风格(角色和场景)、技术路线、项目制作周期、运营维护规划、后期升级迭代等内容。
(3)元宇宙创意设计与平台。包括元宇宙核心玩法、场景、角色等核心创意设计,以及元宇宙探索技术与交互式操作方法,要求能够展现平台的世界观、核心玩法、交互方式、艺术风格等重要创意内容。
二、参与范围
本次征集活动主要面向我校。鼓励以单位名义组团参加,各单位参与团队数量不限,但每位参加者仅限加入一个团队,且团队成员人数不得超过7人。参与团队最多允许3个单位共同组成。所有参与团队成员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且都必须是创新技术成果的直接贡献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团队中,可包含1至2名指导教师。
三、活动安排
活动分为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
(一)初选阶段
1.团队报名。10月31日前,参与团队登录“秦风-2025”活动官方网站“qinfeng.xidian.edu.cn”注册报名通道进行注册,注册即为报名。
2.材料提交。11月30日前,所有参与团队提交创新技术成果。提交渠道后续另行通知。
3.线上评审。12月10日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初选评审,遴选若干优秀创新技术成果进入复选阶段,并在征集活动专栏上公示初选结果。
(二)复选阶段
通过初选的创新技术成果,可根据组委会反馈的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提升,之后于12月25日前,通过指定方式提交(具体提交细节将另行通知)。12月底前择期组织现场集中评审,遴选出本次征集活动的优胜创新技术成果。现场评审环节包括:展示汇报、答辩质询、集中评议等。
四、奖励扶持
本次活动按创新技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支撑技术,社会仿真、游戏与元宇宙探索技术三类分组设置奖项。
(一)奖励范围
根据专家在复选阶段的评分结果进行排序,充分考虑复选阶段提交成果的总体数量与质量,每组中排名位于前10%的成果将被认定为优胜者,并根据成绩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级别。若出现评分相同的情况,则参加者将共享排名。经与省级相关部门协调,对活动评选出的优胜创新技术成果,经现场考察评估,将作为新域新质科技创新类项目,纳入陕西省有关科技创新项目库,由省级相关部门联合颁发证书,说明其实际应用价值和被列为省级新域新质科技创新重点培育转化项目。
(二)结果公示
在“秦风-2025”活动官方网站以活动组委会名义及时发布初选和复选阶段评选结果。
(三)扶持转化
1.重点辅导培育。组织专家,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对优胜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专题辅导,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价值,孕育孵化成专项领域重点项目。
2.专项资金资助。对纳入陕西省有关科技创新项目库的优胜创新技术成果,符合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和条件的,引导推荐给予资助。
3.推荐转化应用。将优胜创新技术成果作为储备项目向相关国家级征集活动推荐,同时组织开展与实际应用单位的需求对接,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五、注意事项
(一)安全保密。活动主要依托互联网开展,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法规要求,参与团队提交的所有材料必须为非涉密信息。违反此要求的,将取消参与资格,造成后果的,将协调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二)学术规范。所有参与团队均应严守学术规范,所提交的创新技术成果不得存在造假、夸大等问题。违背科研诚信的,将取消参与资格、告知所在单位、列入黑名单(在征集活动专栏上公示)。
(三)知识产权。所有创新技术成果均不得涉及知识产权纠纷或异议,如有抄袭、剽窃或雷同等现象,将取消参与资格、告知所在单位、列入黑名单(在征集活动专栏上公示),并通报有关部门。
(四)主题契合。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创新技术成果均应符合征集内容要求,紧贴应用需要,否则将在初选阶段直接淘汰。
活动官网:qinfeng.xidian.edu.cn
联系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老师 吴老师 029-81892822 15991673789 15339050954
陕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 崔鑫 029-85310468
科学技术处
2025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