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聚合科技和协同创新的思想,面向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以教与学、创造性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为核心,以认知神经科学、信息技术、技术集成(包括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为支撑,以创造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与教学、教学心理与创造性、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集成与应用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有:研究创造性的认知神经机制、学习记忆的神经可塑性机制,以及情绪情感与学习记忆相互作用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教与学规律、创造性规律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规律,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构建基于SNS的智能协同学习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跟踪、评价和优化;集成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研发利于进行教学创新的新装置、新平台、新系统等。 为充分发挥本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良好的科研条件,鼓励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高层次学术骨干,提高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水平,现发布本实验室2012-2013年度开放基金暨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指南,欢迎申请。 一、申请对象 基金资助具有中级专业职称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单位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科研、教学及有关技术人员来我实验室从事短期研究工作,利用我实验室科研平台进行合作研究。 二、本期基金重点资助方向 1.创造力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2.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模式研究 3.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认知研究 4.慢性应激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 5.学习记忆的认知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 6.元认知智能教学仪器研制 7.强化学习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8.多模式教学的网络平台研究 9.遗传因素对智力、人格影响研究 10.教学活动及效果的评估研究 三、申请办法 1.申请人根据实验室基金资助的范围和重点资助方向,填写“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 2.课题按“公正合理、择优支持”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提交的申请进行评审,并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确定资助的项目和经费。 3.项目常年受理,集中评审。 四、有关说明 1.课题的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经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2.0万元。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项目可以滚动申请。 2.课题申请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后,课题列入实验室的研究计划。获得资助的课题应提交课题实施计划书。 3.课题实施过程中,一般不允许随意更改原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如有变动,须由申请人在课题结题一年前提出申请,报实验室主任审批。 4.资助课题应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报告审查后提出评审意见。课题完成时,提交结题报告,并附相关的研究成果。 5.课题研究成果归本实验室及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论文等成果须标注“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Supported by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Teach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P. R. China)”,本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 6.《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可从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主页(http://ctpad.snnu.edu.cn/)阅览和下载。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武宝军 电 话:(029)85303532 E-mail:wubaojun@snnu.edu.cn 传 真:(029)85303532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113号信箱 邮 编:710062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一二年十月十一日 |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申请书.doc |